2007年1月17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欠薪背后有时隐匿其他罪行
我省警方春节前联手劳动部门打击恶意欠薪逃匿行为
本报记者 曹志男 通讯员 谢佳

  本报讯  嘉兴平湖一箱包厂老板张某,恶意拖欠员工工资后逃匿,平湖市公安局在配合劳动部门工作时发现,张某逃跑时还带走了一部分没有付款的生产原料,构成了合同诈骗,为此,平湖公安局经侦大队以合同诈骗罪立案侦查。在解决拖欠工资的同时,张某也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这是昨天记者在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恶意欠薪逃匿行为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的一个真实例子。
  春节前夕,我省公安机关将从打击经济犯罪着手,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逃匿行为,让每一个劳动者拿着辛苦得来的工资过年。
  据了解,一些恶意拖欠员工工资并逃匿的企业主,其背后往往存在合同诈骗、抽逃资金、挪用、侵占企业资金等一些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为此,我省公安机关将配合劳动部门,通过深挖经济犯罪事实,打击一些企业主恶意欠薪逃匿的行为。
  2005年2月,我省一制衣厂业主吴某夫妇俩拖欠厂里300多名职工的工资后逃匿。公安机关协助劳动部门处理欠薪问题时发现,吴某夫妇逃匿前转移了制衣厂账户上73万元资金。之后,吴某夫妇在河南郑州被抓获归案。
  记者还了解到,2006年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查处各类侵犯劳动者权益案4.16万件,帮劳动者追回拖欠的工资4.21亿元。而这些案件中涉及到工资拖欠问题的,将近90%都发生在农民工身上,农民工工资被恶意拖欠形势依然严峻。
  为此,从2006年12月1日起,我省新一轮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行动全面展开。省劳动监察厅、公安厅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建筑业、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个体私营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同时,我省劳动各级保障部门通过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建立企业欠薪报告监控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每一位在浙务工的农民工春节前能按时、足额地领取工资。